本文转自:健康报

凡人医事

身居“药”职 怎样细心都不为过□本报记者 刘嵌玥 通讯员 赵文嘉

嗅着一路飘来的悠悠药香,记者走进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病房煎药室,几个忙碌的身影正拿着戥子在操作台与药斗间往返穿梭。为保障住院患者的用药需求,主管中药师王予宁与其他6名同事每天要调剂1300多剂中药,“足不出户”、日行万步是他们的日常写照。他们不仅是负责按照处方进行调剂的配药人,更是保障安全、有效、合理用药的把关人。

“每个环节都要做到最好”

王予宁已从业37年,在门诊从事中药饮片调剂、计价、复核等工作20余年后,又来到病房煎药室,她与中药饮片早已成为最熟悉的朋友。中药饮片调剂讲究三分辨、七分量,除了将几百种中药饮片的名称、性状熟记于心外,在日常的调剂过程中,王予宁的手眼皆是秤。“调剂的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一定的手感,能准确控制每次的取药量。”王予宁一边打开药斗,一边抓了一把白花蛇舌草说,“像我这一把,通常就在60克左右。”

不同批次中药饮片的大小、干湿程度都有所区别,这更加考验中药师调剂过程中对于药量精度的把握。“中药饮片形态并不标准,调剂时需要根据饮片的实际情况,相应地增减数量。比如,处方上写着3片生姜,但到底切成多大的片,中药师要在心里有一杆秤。”王予宁说。

同事有时开玩笑,王予宁有点“强迫症状”。

“中药饮片调剂这个工作,怎样细心都不为过。”秉持着这样的想法,王予宁经常一边持续手上的调剂工作,一边反复思考确认每一剂药的味数、剂量及煎煮次序。在她看来,一名好的中药师不可多得,“大量机械的调剂操作很容易产生职业疲劳,但事关患者用药安全,每个环节都要做到最好”。

为保障患者及时用药,该院还安排了中药师轮流值夜班。“在值夜班的过程中,中药师不仅要负责调剂,也要负责煎药,还要负责跟医生、护士及时沟通、核对医嘱,其间还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发情况。”王予宁告诉记者,中药师往往需要经过一年多的磨砺才能在夜班中独当一面。

默契造就每一剂良药

门诊中药师直面的是患者,而病房煎药室的中药师则是要更多地与医生、护士沟通,核对医嘱,还要指导年轻中药师和煎药师傅的日常工作。王予宁认为,每一剂良药都离不开医生、护士、中药师和医辅人员们的默契配合。

“病房的医生相对固定,时间久了,我们就熟悉了每名医生开药的特点。”王予宁介绍,病房煎药室中药饮片的摆放位置会根据医生的开药习惯进行调整,从而提高抓药效率。此外,中药师还扮演着把关人的角色。某次,王予宁在审核处方时发现一味饮片的标注克数虽然在正确的用法用量范围内,但跟开方医生常用的剂量相差较多,便立刻打电话与开方医生核实。该医生这才发现在用电脑开处方时,选错了小包装饮片的包装剂量,就马上更正了处方。

不仅要注意用量,各类中药饮片的煎煮顺序、时间都有讲究。“门诊饮片药房的压力来自窗外等待的患者,中药师一门心思都在调剂上。而病房煎药室的中药师则不能只顾着调剂,还要与煎药师傅配合好。”王予宁介绍,除了帮医生把关外,中药师还会利用专业知识帮煎药师傅标重点。

“如果处方中有生大黄这种泻下药,则表明患者需要通腑,饮片煎煮时间不宜过长。”此时,中药师就会将饮片放入单独的小包装中,并与一墙之隔的煎药师傅协调沟通,确保在煎药过程中后下此药。而附子这味药带有毒性,如果煎煮时间过短,患者口服汤剂时舌头会发麻。王予宁和同事则会额外备注,提醒煎药师傅煎够一小时,以此来保证用药安全。

记者观察到,病房煎药室的一些空药瓶下方,压着一张白纸条,这是中药师与煎药师傅之间的特殊暗号。鲜芦根、鲜茅根、鲜薄荷等需要冷藏储存的鲜药,在调剂环节不能提前取出,中药师会在备注着饮片信息的空药瓶下压一张白纸条,提醒煎药师傅在下锅时加入鲜药。王予宁介绍:“白纸上只有克数没有药名就默认是生姜,其余的鲜药都会把药名和克数用章盖在白纸上。比如,鲜茅根2袋,就代表放入鲜茅根30克。”这些约定俗成的规则背后,是双方多年来的默契,一剂剂良药也由此制成。

传承与改良并进

过去的几十年中,王予宁和前辈们一路见证了北京中医医院煎药室的发展历程:“1956年,建院之初,医院成立了病房煎药室。当时,两三位师傅、七八个煤球炉、几间平房就支撑起了煎药室。1979年,病房煎药室的中药调剂和煎药都有了独立的房间,煎药也不再用煤球炉,取而代之的是煤气。到了20世纪90年代,煎药室的燃料又换上了清洁无污染的天然气。从2022年开始,病房煎药室又引进了一批电煎锅,药师的工作环境也明显改善,告别了在粉尘、烟雾中抓药、煎药的日子。”

王予宁介绍,虽然设备和燃料不断优化,但病房煎药室小锅煎药的传统却一直没变。“目前,小锅煎药面临着水、电、人工成本上涨等压力,很多医院都换成了机器煎药。但为了更好地发挥中药疗效,传承中医特色,我们一直保留着这一传统。”

不仅是煎药,调剂环节也在不断改良创新。一些饮片处理难度较大,为了提高配药效率,该院主动向药厂提需求,将饮片提前粉碎,每次调剂时直接取用。王予宁介绍:“过去调剂时,中药师要先将杏仁、桃仁捣碎,既费时又费力,而像生牡蛎、生龙骨等药材,直接下锅则需要煎很长时间,现在这些药材粉碎装袋后,更有利于煎煮,发挥药效。”

“饮片形状千变万化,提供调剂便利的同时,也考验着中药师的专业能力。”王予宁认为,辨药、鉴药永远是中药师的基本功。“很多药学生经过校内学习后能够认识饮片,但鉴别饮片的能力仍需提升,这些课本上没有的内容很多来自师承。”通过北京中医医院建立的师承体系,王予宁将院内老师曾教给她的很多辨药“一招灵”方法,再次传授给了自己的学生。“很多炭类中药饮片外表非常相似,如何区分?把手插进炭中,取出后手不沾黑的就是艾叶炭。诸如此类的辨药方法既好记,又好用。”

王予宁今年已55岁了,她想带完院内的两名学生再退休。“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在中医药的传承发展中,我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