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浙江日报

1920年,科幻小说中根据Robota(捷克文,原意为劳役)和Robotnik(波兰文,原意为工人),创造出“机器人”这个词。

1928年,伦敦工程展览会上展出了英国首个人形机器人Eric。当时,能够移动四肢、旋转头部、回应语音的机器人,被誉为“未来科技”。

1939年,美国纽约世博会上展出了西屋电气公司制造的家用机器人Elektro。它由电缆控制,可以行走,会说77个字,甚至可以抽烟,不过离真正干家务活还差得远。

1954年,美国人乔治·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可程式设计的机器人,并注册了专利。这种机械人能按照不同的程序从事不同的工作,因此具有通用性和灵活性。

1959年,乔治·德沃尔与另一个美国发明家约瑟夫·英格伯格联手制造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随后,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制造工厂——unimation公司。

1965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研制出Beast机器人。Beast已经能通过声呐系统、光电管等装置,根据环境校正自己的位置。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等陆续成立了机器人实验室。

1968年,美国斯坦福研究所公布他们研发成功的机器人Shakey。它带有视觉感测器,能根据人的指令发现并抓取积木,不过控制它的电脑有一个房间那么大。Shakey可以算是世界第一台智慧型机器人。

1969年,日本早稻田大学加藤一郎实验室研发出第一台以双脚走路的机器人。加藤一郎长期致力于研究仿人机器人,被誉为“仿人机器人之父”。日本专家一向以研发仿人机器人和娱乐机器人的技术见长,后来更进一步催生出世界首台会跑的仿人机器人QRIO等。

1992年,从麻省理工学院分离出来的波士顿动力公司(已被谷歌收至麾下)相继研发出能够直立行走的军事机器人Atlas,以及四足全地形机器人“大狗”“机器猫”等。

2002年,丹麦iRobot公司推出了吸尘器机器人Roomba。它能避开障碍,自动设计行进路线,还能在电量不足时,自动驶向充电座。

2006年,微软公司推出Microsoft Robotics Studio(微软机器人工作室),机器人模组化、平台统一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比尔·盖茨预言,家用机器人很快将席卷全球。

2012年,美国“发现号”将首台人形机器人送入国际空间站。这位机器宇航员被命名为R2,活动范围接近于人类,并可以像宇航员一样执行一些比较危险的任务。

2016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布了我国首台特有体验交互机器人“佳佳”,这代机器人不仅在形象上与真人类似,而且已经初步具备了人机对话理解、面部微表情、口型及躯体动作搭配、大范围动态环境自主定位导航和云服务等功能。

2019年,中国研发出了能在万米深海接受操控的仿生深海软体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