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新余日报

帮困解难助和谐

——记高新区马洪办桂花村“学雷锋”志愿者

本报记者 蒋文锋 每到周五,在高新区马洪办桂花村,你总能见到一群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他们拿着扫把,扛着铁铲,推着板车,穿梭在房前屋后,扫垃圾、搬杂物、清沟渠,把村庄打扫得干干净净。 这群志愿者由桂花村“两委”干部、党员、村小组长、退休老干部、退休教师等组成。他们常年活跃在村里,学雷锋、做好事,不图名、不为利,只为村民更和谐、村庄更美丽。每周五的义务“大扫除”,只是他们常态化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之一。 桂花村颐养之家的老人是幸福的。志愿者隔三差五来到这里,为他们搞卫生,整菜地,理头发,送医送药,陪聊唠嗑,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温暖。特别是疫情期间,老人们行走不便,志愿者们开着私家车接送他们打疫苗,帮助他们进行核酸检测,日夜在“家”门口站岗值勤,守护着他们的安全,使他们免受病毒的侵害。 桂花村的留守儿童是快乐的。每到假期,志愿者组织他们到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看书阅报,辅导作业,学习防溺水等安全知识,并通过亲情连线,帮助他们与在外打工的父母视频相见,让他们不再感到孤单。 桂花村的村民是幸运的。哪家有困难,谁家起纠纷,总有志愿者及时上门,为他们排忧解难。腰带塘村脱贫户廖有春,40多岁了,不想外出打工,可一时又找不到工作,是志愿者及时帮助他在高新区日菱车业找到了一份工作,月薪6000以上,从此生活无忧。花木里村村民廖春云,双腿残疾,坐着轮椅,生活难以自理,是志愿者经常来到他家,送米送油,捐款捐物,打扫卫生,解决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困难;得知他上厕所不方便,志愿者马上给他送来了一个坐便器。双塘村村民王红兵、王文彬两家因建房起了纠纷,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剑拔弩张,关系一度紧张,志愿者廖细英(退休村支书)和志愿者王佳秀(退休教师)、王志平(老党员)等轮流上门做两家人的思想工作,宣讲有关法律和政策,通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最终两家各让一步,化干戈为玉帛。 村民周九根说:“多亏了村里的志愿者,解决了很多困难,让我们村变得越来越和谐。他们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好好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