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桂林日报
兴安县湘漓镇:
城郊产业纵深发展迎来新格局 □张峰
城郊的产业发展对整个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起着促进、连接、示范作用。一方面,它是县城产业外延的第一站;另一方面,它是连接县城和远郊乡镇的必经之路。城郊产业发展的好坏可以直接检验一个地方对“三农”的重视程度。湘漓镇作为兴安县典型的城郊大镇,多年来为城乡一体化建设作了积极贡献,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成绩。进入新时代新征程,如何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促进全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发展城郊农村经济,成为县城与乡镇都亟需思考的问题。
随着县城人口和老百姓消费需求的增加,湘漓镇作为兴安县内“菜篮子”工程主产区和畜牧养殖强镇,城郊产业也将首当其冲发展,因此将带给湘漓镇经济更大的发展空间。
巩固第一产业,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湘漓镇在确保传统农作物粮食生产稳定,保证粮食产量和粮食安全的同时,持续巩固柑桔、葡萄等传统产业基础,引进种植丝瓜络、瓜蒌、甜糯玉米等新品种,大力发展果蔬和花卉种植等新兴产业,以“湘漓 北渠”农产品品牌带动“一村一品”发展,打响了麦源村“羊角蜜1号”甜瓜品牌以及双河村红薯干、源河村大头菜特色农产品品牌。2023年以来,全镇瓜蒌种植1500亩,草莓育苗面积2000亩,成为华南最大的草莓苗培育基地,在花桥村打造了100亩甜玉米种植示范基地、100亩北渠水瓜种植示范基地,在龙禾村建成占地400亩的“黄金芽”茶叶泰鼎茶场,带动300名村民增收。此外,湘漓镇还积极建设畜牧养殖强镇,全镇有养殖场60余家,存栏20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有8家,其中弘正养殖场存栏能繁母猪600头、肉猪2400头,间接带动90余脱贫人口稳定致富;欣利大型肉牛、种牛养殖基地可成栏500头;占地52亩的立洪牛生态养殖示范场可成栏2000头。
提升第二产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湘漓镇树牢大抓产业大抓工业理念,围绕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两个方向”,走好内部培育、外部招引“两条路子”,打造工业项目“竣工投产一批、开工建设一批、谋划储备一批、签约落户一批”的良好工作局面。一方面,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充分发挥法博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桂林好富来食品有限公司和兴安立洪牛养殖有限公司的技术、产业优势,建立“农作物种植+农产品加工+肉牛养殖+肥料生产”模式。另一方面,盯紧洽谈项目推进落实,2023年湘漓镇成功引进法博士蚯蚓产业项目,预计投资1.2亿元;投资700万元的双河神仙塘田园综合体基本完工;投资2000万元的欣利牛场已建成4000平方米牛棚和400平方米办公、生活区,项目已全面完工,开始养殖。
做强第三产业,构建绿色生态格局。湘漓镇始终坚持把做强第三产业作为推动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向,重点聚焦城郊现代物流、农产品电子商务和乡村特色旅游。一是做强现代物流。从2021年至今,充分利用中央和自治区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资金100万元打造了525平方米花桥村物流仓库、渔江村物流仓库,储备2个70万元物流仓库项目,逐步实现“四大物流仓库”的发展格局。二是做优电子商务。经过多年发展,湘漓镇农产品电商实现了从无到有。2023年以来,湘漓镇与邮政银行、广西桂林庚松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开展线上电商合作,利用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带货,销售柑橘40万斤、红薯干10余吨等。三是做活特色旅游。围绕灵渠北渠、陡江古韵田园综合体、神仙塘田园综合体、君杰生态园构建“一渠三园”乡村旅游发展格局,积极推动湘桂古道北渠沿线乡村振兴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对分水塘、打渔村等村再次提升和优化美化,在灵渠北渠沿线打造古境、水境、乡境等景观节点,构建兴安人休闲旅游的“城郊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