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福建网络广播电视台

新春走基层

两会系列报道 聚焦两会 关注民生 第一集我眼中的“民生关键词”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省两会时间,今年你最关心的民生话题是什么呢?今天我们的两位主人公,他们想和大家聊的民生关键词是“良种培育”。

本期特邀主人公

谢华安

原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钟安森 浦城大米生产商 南平政协委员

他们眼中“良种培育”的故事

中国科学院院士谢华安是我国著名的植物遗传育种学家,他的专家团队研发的“汕优63”杂交水稻,在1986年至2001年间,在全国的种植面积超过十亿亩/年,连续16年蝉联第一。

谢华安院士称,自己出生在农村,从小就看到父母亲,看到周围的农民,一年到头辛勤地耕耘,最后却吃不饱饭。正因为他懂得饿的滋味,所以他报考了农业学校。

毕业后,他一直坚持在农业科研的一线,一直为大家有一碗饭吃,吃好饭,吃出健康,这个目标而奋斗。

钟安森先生,现在在浦城经营一家浦城优质大米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全封闭产业链企业。他回忆,自己最早是在福州从事浦城大米等农产品的销售行业。

钟安森先生表示,现在他们基地种植的每一粒稻谷到餐桌上的每一粒米,都是不落地的,是安全的,健康的,这就有效地解决之前他在做销售时,遭遇大米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正是由于他从源头抓起,原本在福州萎缩的市场,慢慢也争取回来了。优质稻销售量的提升,主要原因在种源。种源的提升,不管对种植、加工还是销售渠道来说,都非常重要。

良种培育 为粮食安全提供强大支撑

谢华安

原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

“中国人要牢牢把饭碗端!这超级的品种,就是要把丰产性、优质性、抗性、广适应性这四性综合到较高水平上的品种。所以我们要各个学科多单位,大家朝一个目标共同去攀登。” 陈在杰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

“通过这个扫描,我把优良的种子挑了出来,再种到地里去,那时候再选再筛,效率跟效益就成倍地增长。2021年我们国家提出了种业振兴计划,修改了种子法,为抗虫玉米和大豆应用,铺平了道路。所以我们作为公益一类院所的科研人员,感觉看到了希望,同时也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 钟安森 浦城大米生产商 南平政协委员

“这些科技团队,种源上他们给我提供了强大的支撑,还有在种植过程,这个科技队伍也给我的企业也做了很强大的技术支撑。”

省两会来了,看看大家都有哪些期待

市民

这对于我们国家来讲,良种应该是怎么说立命之本,我们国家对这一块的扶持应该是要点赞。对于我们来讲,我们也受益。

优良品种很关键。

有的品种改得非常好,它就很甜很香。我觉得尽量的,就是说好的东西要保留下来

企业经营者

科研工作者 涂诗航|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生副所长 两会来了,我希望这个政府能够水稻科研方面,能够给予稳定持续的投入。 张建福|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生所长 省两会来了,我建议要组建福建省大型的种业旗舰,来增强我们福建省种业的竞争力,让更多的优质的品种惠及老百姓,这也是我们作为水稻育种科研人员应做的贡献和担当的使命。 谢华安|原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院长 中国科学院院士 今后我还要在这样的领域里面继续努力,当然我们更要培养年轻人,带动年轻人,把这支队伍培养起来,这就是我的最大的心愿。

关于“良种培育”这一民生关键词

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告诉我们

食品、养老、教育……

哪些是你最关心的民生话题?

《帮帮团》特别推出

新春走基层·两会系列报道,

每期选取一个民生关键词,

每集邀请两位话题主人公,

一起共话民生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