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北京青年报

刘海明专栏

乐见“英雄形象”出现更多元样式

刘海明(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审美是非常主观之事,同样的世界,在不同人的眼里,呈现出来的景象会有所不同,甚至可能大不一样。深谙读者审美差异心理的莎士比亚,因此留下一句名言——“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他们的行为已经被定格,读者对他们的认知尚且存在争议,对于现实生活中的人,评价一个令人瞩目的行为,出现审美判断的多样性自然不足为奇。

近日,广西防城港的冯先生到江苏江阴旅游,途中跳入河中救人。冯先生一身红衣红袜,染着红色头发,救人时不小心露出了手臂上的文身。他的穿搭引起网友讨论,有人直言,冯先生“染发文身,不符合一般英雄形象”。

在网络舆论场的公共讨论中,同样的话题,求同存异是件挺难的事。染发文身跳入冰冷河水中救人的小伙子,究竟属不属于英雄?围绕这个话题,在门户网站和微博等跟帖讨论区,网友的意见难得达成了基本的舆论共识:

“很好奇,英雄应该是个什么形象?有具体模式吗?”“你穿的像个英雄,那你下水啊!”“英雄不问出处。”“法律好像没禁止染发文身。神州皆舜尧。只要是英雄行为就应该学习,并得到褒奖。”“英雄干吗看形象,好事干了都一样,小伙救人真壮举,赋其美名最恰当。”“染发文身只是他这个年龄可能有的兴趣和爱好,毫无顾忌地救人才是他内心正义的使命!”……

虽然网友并未就标准的英雄形象给出个框架性的建议,但起码尊重了英雄人物的现实装束。有网友说得好:“做了好事就是英雄,别把所谓的‘形象’当教条。”

长期以来,审美的单一化影响着公众对英雄的认知。一些教科书和影视剧中塑造的英雄,是作者、编剧按照他们个人的审美标准,刻画了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有些英雄形象一经被创造出来,通过大众传播,变成了一种标准的英雄“定式”。

每个时代的英雄形象各有各的印记,一经定格,必然影响一代人对英雄形象的认知。当遇到与“定式”有所不同的现实版英雄人物时,有人会不由自主怀疑现实中的英雄是否货真价实,而不是反思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定式”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现实生活中,英雄形象为什么容易被教条化?教科书也好,影视剧也罢,传统媒介能提供的英雄形象的类型总是有限的,人们从中“看到”的英雄,是高度理想化了的形象。理想化的英雄虽有原型,但往往会经过艺术加工,英雄形象中的一些“细节”被省略或过滤掉了,但这些“细节”本身其实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东西。当艺术加工省略或过滤了英雄身上的“细节”,英雄就变成了偶像,成为普通人只可远观而无法触摸的形象。

除了偶像型的英雄形象,我们也需要真实可感的英雄人物。社会生活多姿多彩,现实世界的英雄与教科书、影视剧中的英雄肯定有相通之处。所有的英雄,必然给人以崇高感,就像上引新闻中的冯先生,寒冬时节敢于奋不顾身跳进河里救人,这样的壮举并非每个会游泳的人都能做到。面对寒冷和生命危险,能够选择冒险去救人,这样的行为让很多普通人望尘莫及,因而显得珍贵和崇高。

在一些教科书和影视剧中,这样的英雄会经过艺术的加工,根据一个时期的审美特点,将救人者的外貌和装束进行艺术处理,使英雄形象符合社会审美的需要。因此,我们从教科书或荧屏上看到的跳河救人的英雄,将是适合大众口味的英雄。当我们从艺术世界重返现实世界,就难免遇到众口难调的情况,就像救人者冯先生,头发染成了红色,胳膊上还有文身,这样的“瑕疵”,超出了传统“范式”的英雄形象,让一些人产生“不适感”并引发议论。

网络时代,我们需要理想式的英雄形象,也需要真实可感的英雄形象。让英雄走出教科书、走下荧屏,鲜活的英雄也许并不完美,但正如鲁迅所说“有缺点的战士终竟是战士”,真正的英雄,有血有肉,有优点也会有缺点。正是多维的元素共同编织在一起,才构成一个真实可感的英雄人物。

作为一个新闻事件,冯先生救人的意义还在于向公众提出了有价值的讨论话题。令人欣慰的是,从舆论场的公共讨论中,对救人者的质疑,很快被公众的普遍审美判断所取代,大多数网友从中看到的是冯先生救人行为的可敬,冯先生的形象不因为染发文身而有所降低。

当“英雄形象”有了更多元样式,英雄人物的教育意义也得到了拓展深化。这样的变化,是社会进步的生动写照。